INC国际神经外科医生集团

INC国际神经外科医生集团咨询电话:4000290925
INC
当前位置:INC > 患者故事 > 胶质瘤当"无法手术"成为历史!巴教授“雕刻式”手术“团灭”基底节区肿瘤

当"无法手术"成为历史!巴教授“雕刻式”手术“团灭”基底节区肿瘤

求医路上的每一次选择,都期待一场重生! 何处是生门,何方有出路? 别治疗了,回家等着吧! 钱花了,最后人还没了,治疗的意义不大! 患者:他们说,全世界都救不了我! 医者:那你告诉他们,这
本文有3061个文字,大小约为14KB,预计阅读时间8分钟

 INC Helmut Bertalanffy(<a href='/guojizhuanjia/Bertalanffy.html' target='_blank'><u>巴特朗菲</u></a>)教授

 求医路上的每一次选择,都期待一场重生!

  何处是生门,何方有出路?

  “别治疗了,回家等着吧!”

  “钱花了,最后人还没了,治疗的意义不大!”

  患者:“他们说,全世界都救不了我!”

  医者:“那你告诉他们,这世界很大!”

  ——来自BTV医者的视频片段

  做父母的人都有体会:孩子是全家倾情关注的重点。孩子生病,全家揪心。而孩子如果不幸患上脑瘤,更因病情重、治疗难,更是让很多父母望而却步,然后事实确实如此吗?

  7岁男孩小杰,小小脑袋里,左侧基底节区有一个大小约30*26mm的病灶,压迫内囊和丘脑,且与与重要运动神经纤维紧密相连,医生考虑低级别胶质瘤。面对“基底节区手术难度大”、“胶质瘤预后不佳”等说法,父母深感恐惧和担忧:如果是恶性脑瘤,孩子的未来会怎样?难道真的没有希望了吗?

  曾被视为“手术禁区”的基底节区肿瘤,因深埋于大脑运动、感觉与血管网络的“神经丛林”中,长期困扰着神经外科领域——稍有不慎,轻则肢体偏瘫,重则生命垂危。传统手术常因难以平衡“全切肿瘤”与“保护功能”,被迫贴上“无法开刀”的标签。

大脑基底节区示意图

大脑基底节区示意图

  而巴特朗菲教授的“雕刻式”手术理念,正改写这一困局:通过自然间隙入路精准抵达深部病灶,以显微冷器械钝性分离推开粘连的神经血管,结合术中导航电生理监测实时预警风险,如同“神经丛林中的GPS导航”等技术和先进手术理念,将肿瘤从错综复杂的结构中毫米级剥离。从“不能开刀”到“精准团灭”,巴教授用一把“雕刻式”手术技术,让无数曾被判“绝境”的患者重获新生。

而巴特朗菲教授的“雕刻式”手术理念,正改写这一困局

  针对小杰的肿瘤,巴教授通过三步走治疗方案,成功切除了基底节区的肿瘤。首先,术前详细评估肿瘤生长特点,了解了神经纤维的走形,制定了周密的手术计划;其次,术中通过精细操作,从基底节区中央、紧邻重要运动神经纤维的位置成功取出了肿瘤,同时完美保护了运动神经、脑组织和血管,确保了神经功能的完好无损。令人欣慰的是,手术非常成功,患儿术后直接从手术室转入普通病房,无需进入ICU。

  “大脑中最为复杂和敏感的区域之一实现了肿瘤的完全消除,效果如此出色,目前我没有看到肿瘤残留。”这台手术连国际神外大咖都坦言是“巨大挑战”,最终取得了令人震惊的效果。这台承载着生命希望的手术,不仅帮助患儿成功渡过生死攸关的时刻,也让家属经历了从绝望到重获新生的心路历程。

“大脑中最为复杂和敏感的区域之一实现了肿瘤的完全消除,效果如此出色,目前我没有看到肿瘤残留。”这台手术连国际神外大咖都坦言是“巨大挑战”,最终取得了令人震惊的效果。这台承载着生命希望的手术,不仅帮助患儿成功渡过生死攸关的时刻,也让家属经历了从绝望到重获新生的心路历程。

 巴教授最新随访评估截取
巴教授最新随访评估截取
大手拉小手,术后,巴爷爷和小杰一起做起了康复“小游戏”。

  INC巴教授1980年代攻克禁区!

  20世纪80年代,当神经外科医生面对基底节区——这个深藏于大脑深处、密布运动与感觉通路的「神经雷区」时,手术刀仍被视为禁忌。彼时,传统开颅手术的视野局限与操作粗糙,让这一区域的肿瘤切除如同「蒙眼排雷」,稍有不慎便会导致患者偏瘫甚至死亡。

  然而,随着手术显微镜的普及,一场场革新悄然开启:先驱者们以显微手术刀为「光剑」,在放大的视野下,看清了基底节区交错如迷宫般的血管与神经纤维……正是这些拓荒者用毫米级的精准操作,将基底节区从「手术禁区」的名单上划去,为今日的脑深部肿瘤手术奠定了生存与功能保护并重的黄金法则。

  早在2002年,INC巴特朗菲教授发表了他的成功手术成果和经验 ,证明即使是位于脑干、基底节区和丘脑等关键部位病变,也是可以安全地尽全切除,效果良好,发病率低。教授在这篇论文中写到:在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接受手术的患者,当时世界范围内几乎没有脑干、丘脑、基底神经节等此类病变的经验,具有重大意义!点击阅读:INC巴教授1980年代攻克禁区——基底节海绵状血管瘤全切手术发表!

早在2002年,INC巴特朗菲教授发表了他的成功手术成果和经验 ,证明即使是位于脑干、基底节区和丘脑等关键部位病变,也是可以安全地尽全切除,效果良好,发病率低。教授在这篇论文中写到:在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接受手术的患者,当时世界范围内几乎没有脑干、丘脑、基底神经节等此类病变的经验,具有重大意义!

早在2002年,INC巴特朗菲教授发表了他的成功手术成果和经验 ,证明即使是位于脑干、基底节区和丘脑等关键部位病变,也是可以安全地尽全切除,效果良好,发病率低。教授在这篇论文中写到:在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接受手术的患者,当时世界范围内几乎没有脑干、丘脑、基底神经节等此类病变的经验,具有重大意义!
早在2002年,INC巴特朗菲教授发表了他的成功手术成果和经验 ,证明即使是位于脑干、基底节区和丘脑等关键部位病变,也是可以安全地尽全切除,效果良好,发病率低。教授在这篇论文中写到:在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接受手术的患者,当时世界范围内几乎没有脑干、丘脑、基底神经节等此类病变的经验,具有重大意义!
 

  “雕刻式”手术如何一举歼灭基底节区肿瘤?

  由于手术的高难性,从摆体位→手术切口设计→开颅→肿瘤切除,巴教授全程参与。

 由于手术的高难性,从摆体位→手术切口设计→开颅→肿瘤切除,巴教授全程参与。

  1. 术前准备

  (1)要结合神经影像学资料,根据病变部位、性质和病人年龄、性别以及神经外科医生的经验选择手术入路。

  (2)病人体位:根据手术入路病人全身情况选择体位,应注意使病人体位不影响头部的静脉回流、呼吸道的通畅和麻醉师的观察,也应注意防止病人肢体和躯体受压或牵拉。一般应给病人插导尿管,除非手术时间短于2小时。

  2. 手术入路

  基底节区肿瘤手术入路的决定复杂,不同肿瘤生长形态特点、不同功能保护要求和医生的手术经验理念都是手术入路选择要考虑的因素,常见的入路有:经前纵裂-胼胝体入路、经皮层入路、外侧裂-岛叶入路、对侧经胼胝体入路等。

  巴教授术前多次查看影像,并与国内团队交流。

巴教授术前多次查看影像,并与国内团队交流。

  选择哪种手术入路还可以参考DTI磁共振序列神经纤维成像结果可以在手术前完善MRI的DTI序列图像,专人完成神经纤维重建,显示出关键运动纤维和肿瘤的关系,具体在肿瘤的哪个部位以帮助手术医生更好的决定手术入路和术中操作。如果运动纤维位于侧面,将从中部进入;如果运动纤维位于中部,将从侧面进入。

  为了保护孩子的运动功能,巴教授建议术前进行DTI重建,图像会显示出运动纤维在肿瘤的哪个部位。这样在手术时就能更加小心,避免误伤到它们。

为了保护孩子的运动功能,巴教授建议术前进行DTI重建,图像会显示出运动纤维在肿瘤的哪个部位。这样在手术时就能更加小心,避免误伤到它们。

  为了更好地切除肿瘤,他需要全程歪着身子为孩子手术。

为了更好地切除肿瘤,他需要全程歪着身子为孩子手术。

  (1)开颅皮肤切口和骨瓣的位置:应靠近颅底或接近中线,以尽量减少对脑组织的暴露和牵拉,同时要注意皮瓣的血供和美观。为了减低颅内压,利于术野显露,常需借助一系列降低颅内压的方法。在设计切口前,应根据需要画出重要标志在头部的位置。

  (2)脑组织的牵拉或切开:为了暴露病变,有时需牵拉或切开脑组织,避免长时间用脑压板,此时应注意采取各种方法减少神经组织的损伤。

  (3)脑血管的保护:应尽量避免和减少脑动脉和静脉的损伤或牺牲。虽然脑静脉系统嵌少瓣膜,侧支循环代偿能力较好,但一些区域的静脉如中央区桥静脉、Labbe’s 静脉、脑室静脉系统、大脑大静脉等损伤将引起严重神经障碍。脑动脉特别是脑组织的主要供血动脉、交通支,更要妥加保护。

  (4)病变的处理:根据病变性质不同,处理方法有异。以肿瘤为例,应尽量以对肿瘤周围正常组织损伤最小的方法游离和切除肿瘤,如肿瘤大,可先做瘤内分块切除肿瘤,即可缩小瘤体,增大手术空间,又可减轻对周围正常组织的压迫。当适当缩小瘤体后,肿瘤包膜与神经血管结构的边界才易于游离,通过显微外科技术的操作和脑搏动,更有利肿瘤的切除。

  3. 自然间隙微创手术

  巴教授善于用无热能、钝性工具,如显微镊、神经剥离弯钩等去钝性分离肿瘤薄膜及瘤外正常组织和神经结构。显微CUSA无牵拉的瘤内减压、切瘤,再慢慢把这包膜剥掉,尽量从脑组织的自然缝隙通道中,把瘤子从一众神经血管丛林中分、剥、切出来,并且很好地利用“打水Irrigation”等操作,避免手术中各种器械来回折腾、热损伤、操作物理损伤等。“打水Irrigation”充分发挥了水和重力的物理原理,让水的重量产生恰到好处的力去分离组织,利用体位优势让术野积水积血自然流出等,尽量做到“不出血、不碰神经、不电凝肿瘤、不电凝血管神经”。

  解剖基础:

  ·利用脑组织的天然解剖间隙(如外侧裂、脑沟、脑室系统、蛛网膜下腔)作为手术通道,避免切开正常脑实质。

  ·例如:经外侧裂-岛叶间隙进入基底节区,或经纵裂-胼胝体间隙处理中线肿瘤。

  技术优势:

  ·零牵拉:通过释放脑脊液、调整头位扩大自然间隙,无需脑压板牵拉,减少静脉撕裂风险。

  ·精准定位:结合术中导航与荧光造影,明确自然间隙与肿瘤的毗邻关系。

  4. 术中出血控制

  7岁、体重低,血液含量低。术中避免出血也成为手术关键,尽可能手术中不出血也是巴教授手术擅长的地方,巴教授术中出血控制的核心理念:

  ·利用自然解剖通道,避免脑组织损伤;

  ·钝性工具优先,减少血管撕裂;

  ·显微CUSA无牵拉减压,分阶段缩小肿瘤体积;

  ·协同双极电凝,精准封闭血管断端。

  5. 显微“冷刀”手术理念

  巴教授优先使用无热能器械和钝性分离技术,避免热损伤与血管痉挛。显微镊与神经剥离弯钩:沿肿瘤包膜与脑组织的界面,轻柔钝性分离,逐步推开粘连的神经血管结构(如穿支动脉、静脉)。适用肿瘤包膜完整、与周围组织粘连紧密(如脑膜瘤、神经鞘瘤)。

  巴教授借助CUSA刀进行肿瘤切除,显微CUSA无牵拉的瘤内减压、切瘤,尽量从脑组织的自然缝隙通道中,把瘤子从一众神经血管丛林中分、剥、切出来。切除肿瘤时需谨慎,避免打穿瘤壁,以防损伤粘连的神经和血管。常规注意要点:

  (1)根据手术需要,调节超声振荡强度(0~100%)、吸引负压(0~79.8kPa,CUSA NS-100型)和冲洗量(1~50ml/ min)。在重要区域,要用低振荡强度和吸引负压。

  (2) 持握超声吸引器方法,常规宜用持笔法。

  (3)切除肿瘤时要慎防打穿瘤壁,以免伤及与瘤壁粘连的神经和血管。

  (4)超声吸引器多无止血功能,因此应配合应用双极电凝镊,妥善止血。

  (5)质硬脑膜瘤、钙化团的切除,超声吸引器作用不好。

  (6)吸除肿瘤的间歇,应吸引生理盐水,以防超声吸引器吸引管堵塞。

  相对于双极电凝,巴教授善于用无热能、钝性工具比如显微镊、神经剥离弯钩等去钝性分离肿瘤薄膜及瘤外正常组织和神经结构。因为双极电凝止血时应采用较低功率,如果双极电凝在术中被“泛用”止血,易对神经造成热损伤,术后很难恢复。

激光对脑组织的热效应

激光对脑组织的热效应

  温度对组织的影响

  <45℃:无损伤

  50℃:轻度水肿、酶活性改变

  100℃:蛋白质凝固、变性

  >100℃:组织炭化、气化

  6. 术中导航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对于大脑深部或者功能区病变,术中导航也发挥着重要作用。看似普通的笔状神经导航棒在头上各个位置轻点,竟然能神奇的看穿颅内的一切。小杰的大脑完整的展现在屏幕上,基底节中央的肿瘤跃然纸上,连肿瘤的位置、形状及和周围功能区神经纤维束的关系都可以清楚的看见。由于位置较深,术中导航也花费了不短的时间进行调整。

术中导航

  7. 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

  这被誉为”神经外科医生的第三只眼“,为了保障艺文术后的生活质量,这一台手术也是如常使用,双侧MEP和SEP(分别监测运动传导功能和感觉传导功能)。巴教授认为如果脑外科手术没有电生理监测,那是不人道的。因为手术中进行神经电生理监测,就像安装了“报警器"一样,医生下刀前,通过监测器的微电流刺激,如果会伤到重要的神经,监测器就会发出警报,那么这一刀就不开下去了,避免了误伤。

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

  ·实时警报功能:在手术过程中,电生理监测设备会像“报警器”一样工作。例如,当医生操作接近运动或感觉传导路径时,监测器会通过微电流刺激神经结构。如果检测到异常信号(如电位消失或幅度下降),系统会立即发出警报,提示医生调整操作路径,避免误伤关键神经。

  ·双侧MEP与SEP监测:MEP(运动诱发电位):直接监测运动传导功能,保护大脑皮层到脊髓的运动通路。例如,在切除基底节区肿瘤时,MEP能预警锥体束损伤风险,防止术后瘫痪。SEP(感觉诱发电位):监测感觉传导功能,确保丘脑、脊髓后柱等感觉通路的完整性。这对处理累及丘脑或顶叶的肿瘤尤为重要。

  ·动态调整手术策略:如果监测显示神经功能受损风险升高,巴教授会立即暂停操作,重新评估切除范围。例如,在分离肿瘤与内囊交界处时,若MEP信号减弱,可能选择保留部分粘连包膜,改为术后辅助放疗。

  而,巴教授“双肩挑”——全神贯注进行手术的同时,进行到关键步骤也会主动询问神经电生理监测变化,这种模式可以更好在术中保护正常的神经功能。

巴教授依然延续了他一贯的理念:在不损伤关键结构的前提下,尽可能切除肿瘤。

  这次手术中,巴教授依然延续了他一贯的理念:在不损伤关键结构的前提下,尽可能切除肿瘤。他的手术技术强调稳、准、细。“脑干、颅底的手术就像在‘刀尖上跳舞’,不仅要保证切得干净,还要做到手术后的功能完好,尤其在这样神经纤维和脑瘤相连的情况下。”

  巴教授特别擅长在极其狭小、复杂的空间里游刃有余地进行操作。只有把风险降到最低、创伤降到最小,才能有更好的预后。

  下周,在多名患者的翘首以盼下,这位国际神外大咖的中国行继续!

下周,在多名患者的翘首以盼下,这位国际神外大咖的中国行继续!

  • 所属栏目:胶质瘤
  • 如想转载“当"无法手术"成为历史!巴教授“雕刻式”手术“团灭”基底节区肿瘤”请务必注明来源和链接。
  • 网址:https://www.incsg.com/huanzhegushi/jiaozhiliu/5157.html
  • 更新时间:2025-03-24 19:05:23

胶质瘤相关文章

影像“疑似高级别”的脑瘤,本以为孩子没得治,术后却“
INC 实时报道: 自3月28日INC国际神经外科医生集团旗下世界神经外科顾问团成员巴特朗菲教授抵...
更新时间:2025-04-02 15:34:21
18mm脑干肿瘤:活检还是直接切除?一个7岁患儿母亲的选择是
7岁男孩脑瘤抗击之路 医生,单看影像能确定肿瘤性质吗?需要先做活检吗? 7岁的东东被查出脑...
更新时间:2025-03-31 16:48:43
周五开启与巴教授面对面 | 脑干胶质瘤疯长125%,早期手术为
本周五,将正式开启与巴教授的面对面咨询。 由于巴教授来华行程时间有限,越来越多的患者...
更新时间:2025-03-27 13:39:11
天坛医院手术纪实 | 一次摔倒,竟摔出了“潜伏”在脑干的
开颅术后 成长日记 一双儿女,原本幸福美满的生活,却因一次小小的摔倒打破平静。 疑似脑...
更新时间:2025-03-21 16:02:52
从「开颅手术要瘫」到术后2天下床、8天出院,脑瘤术后4年
真的难以想象,我们的宝贝女儿如果手术后肢体瘫痪了,她如何过好这一生,所以我们不遗余...
更新时间:2025-03-21 11:50:00
1岁宝宝脑干胶质瘤惊险求生!3年无复发,国际大咖如何突破
你敢想象,1岁多的小孩,生命中枢竟然长了一个肿瘤?15个月大的小Nick一直是父母心中的小天使...
更新时间:2025-03-13 14:19:26
「岛叶胶质瘤」脑子一片空白、癫痫不断,反复“死机”的
大脑一片空白,这是死机了? 不!有可能得了胶质瘤。 还可能会发生记忆力减退、甚至癫痫。...
更新时间:2025-03-11 16:34:52
这台脑干禁区手术无人接招?手术前后,他从「反应迟钝」
中脑顶盖肿瘤,常被称为懒癌,许多人建议保守治疗。然而,38岁的王先生用亲身经历撕开了这...
更新时间:2025-03-05 15:45:49
“求问!这个脑干胶质瘤能不能手术?可以再等等吗?”
INC巴特朗菲教授:胶质瘤越早手术越好。 实际上胶质瘤从不停止生长,等待会让肿瘤变得越来...
更新时间:2025-03-04 14:44:22
从确诊恶性胶质瘤,到生活明显改善,她做对了这几件事…
近年来,虽然儿童肿瘤的治疗已取得进展,但恶性脑肿瘤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仍居高不下...
更新时间:2025-03-04 11:20:54
"这孩子没法手术"→视路胶质瘤全切!2岁男孩小脑袋里的大战役
儿童脑瘤战斗记: 2岁的他,本该在阳光下欢乐奔跑。 却因为一个不速之客一颗巨大的肿瘤,...
更新时间:2025-03-27 14:32:22
中脑顶盖肿瘤“懒癌启示录“——切还是不切,这是个问题
提到 中脑顶盖肿瘤 ,多数人认为惰性生长,可长期带瘤生存。然而,INC国际巴特朗菲教授的手...
更新时间:2025-02-18 10:51:47
功能区胶质瘤手术全切无癫痫、无瘫痪、没有复发
但是,近年来随着显微神经外科手术的开展和术中监测手段的方法不断增加,对于生长于这些...
更新时间:2024-07-26 15:41:59
「胶质瘤手术案例」较大丘脑胶质瘤压迫脑干
诊断:右侧丘脑胶质瘤,压迫右侧中脑WHO4级,MGMT甲基化的WHO胶质母细胞瘤IV级。鉴于这种扩展...
更新时间:2021-12-15 13:50:46
9岁患儿视神经胶质瘤失明风险大,INC巴教授顺利全切手术成功挽救
病情回顾: 2022年6月9岁的悦悦出现头疼、视力下降,检查提示鞍上肿瘤,考虑颅咽管瘤,7月予...
更新时间:2023-08-14 16:43:21
基底节区胶质瘤和它的“要命”邻居,7岁开颅术后竟无需进ICU
近期,一台高难度的小儿开颅手术在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手术室进行。 这台手术令国际脑干...
更新时间:2024-11-15 13:42:33
18mm脑干肿瘤:活检还是直接切除?一个7岁患儿母亲的选择是…
7岁男孩脑瘤抗击之路 医生,单看影像能确定肿瘤性质吗?需要先做活检吗? 7岁的东东被查出脑...
更新时间:2025-03-31 16:48:43
“难缠”的胶质瘤到底该怎么治?
巴教授,我的手术成功率有多高?风险大吗?手术后会有后遗症吗?会复发吗? 这可以说是神经外科...
更新时间:2025-02-24 18:00:23
研究发现低级别胶质瘤“早期手术”的生存益处
《Seizure outcomes and survival in adult low-grade glioma over 11 years: living longer and better 成人低级别胶质瘤...
更新时间:2024-07-22 14:42:16
在“禁区”丘脑上动刀需要什么?INC国际大咖Rutka教授双管齐下!
我们感知冷暖、触摸物品,都离不开脑袋中的一个感觉中转站 丘脑。尽管它只有3cm1.5cm左右大...
更新时间:2024-12-13 11:13:20
脑肿瘤分类
胶质瘤 脑垂体瘤 脑膜瘤 脑血管瘤 听神经瘤 颅咽管瘤 脑积水 松果体肿瘤 三叉神经鞘瘤 室管膜瘤 脑瘤 癫痫 脊索瘤 脊髓肿瘤 烟雾病 脉络丛肿瘤
大家都在看

8岁孩子脑干较大胶质瘤一次手术全切

更新时间:2021-12-15 14:07:12

9岁颞叶胶质瘤德国手术案例

更新时间:2024-08-02 18:23:33

5岁视神经胶质瘤如何重获光明

更新时间:2023-03-16 17:15:25

相关文章

9岁颞叶胶质瘤德国手术案例

更新时间:2024-08-02 18:23:33

学术活动
2023年11月——国际颅底教授福洛里希教授中国示范手术咨询 10届教授课程-脑/脊柱手术研讨会重磅开幕,INC5位国际知名教 【专家共识】原发性脑干出血诊治中国神经外科专家共识 中德国际交流项目进行时|INC巴特朗菲教授今日正式开启儿童 INC旗下国际神经外科顾问团教授中国学术交流集锦 INC旗下国际神经外科顾问团国际教授学术沙龙图集 【INC国际教授专访】走近国际神外联合会(WFNS)终身成就奖 NF1神经纤维瘤病是什么病?NF1视神经胶质瘤怎么治疗? INC巴特朗菲教授9月份来中国吗? 小会场面对面,名额有限——二届国际神外杂志主编团中国
重要信息
咨询国外治疗
费用偿付
语言服务
专业护理与服务
服务
国际治疗协调
国际远程咨询
国际视频咨询
面对面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