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镰旁脑膜瘤怎么治疗?大脑镰旁脑膜路治疗成功案例交流
发布时间:2022-06-01 21:27:05 | 阅读:次| 关键词:大脑镰旁脑膜瘤怎么治疗
- [案例]丘脑胶质瘤怎么治疗?INC国际教授手术案例
- [案例]半年突聋两次、听神经瘤侵入内听道,保面听全切术后大
- [案例]INC巴教授2019年中国示范手术回访|脑干肿瘤全切术后,迎来
- [案例]脑干-中脑顶盖胶质瘤患者记实录:再见了“肿瘤君”,我
- [案例]脊索瘤两次复发后,如何逃过脑瘤再发魔咒?
- [案例]脑干海绵状血管瘤危险因素有哪些?有治愈的案例吗?
大脑镰旁脑膜瘤怎么治疗?大脑镰旁脑膜瘤发病率居脑膜瘤三位,占11%~14%,其位置较深,手术空间狭窄,受中央沟静脉影响,手术难度较大。脑膜瘤是一种存在于硬脑膜处缓慢生长的良性肿瘤,由肿瘤性脑膜上皮细胞所构成,恶性检出率不高。虽然出现恶性脑膜瘤的概率不大,但恶性脑膜瘤的临床诊断异常困难,误诊率和漏诊率较高,导致该病复发率、病死率居高不下。手术治疗、放疗、化疗、观察随访是治疗脑膜瘤的主要治疗途径,其中手术是根治性的一线解决办法,切除程度往往也很大水平影响着预后生存期的长短。
大脑镰旁脑膜瘤怎么治?
脑膜瘤手术的基本原则是进行低并发症发生率和保护神经功能较大限度的顺利切除。虽然目的是大体全切除(全部累及到的硬脑膜和骨),但切除范围(EOR)取决于肿瘤的位置、一致性、大小和邻近或累及关键的神经血管结构。虽然切除范围(EOR)是可改变的复发风险因素,但努力实现全切除不应该是以神经系统或认知功能为代价。当不能切除时,应试图计划进行次全切除以保护神经功能。残留的脑膜瘤可以随后监测或采用术后适形分割放疗或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
成功的手术可以达到两个目标——缓解神经症状和肿块占位效应,并为诊断提供组织。应在手术前与患者充分讨论手术风险,包括特定部位的风险和更普遍的风险,如癫痫发作和脑积水。仔细的术前计划,留意神经血管解剖,将较大限度地提高手术成功和减少并发症发生率。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神经认知障碍,这可能存在于很大比例的患者中,手术可以缓解。另一方面,术后神经认知障碍是一个的手术风险。
INC德国巴特朗菲教授大脑镰旁脑膜路治疗成功案例交流
在2012年王女士体检时就查出左侧额部大脑镰旁脑膜瘤,较大截面3.0cm*2.7cm,考虑到肿瘤为良性,王女士年纪也比较大,就听取了国内医生的保守治疗建议,没有选择做手术治疗,只做定期复查。但是保守治疗后,随着肿瘤的生长,头痛也愈发严重,有时候王女士疼得直用手捶自己的脑袋,吃止痛药也毫无效果,甚至她还背着女儿找了一些民间秘方,也都无济于事。
在痛苦的煎熬中,王女士一家人并没有放弃治疗的希望,在四处求医和对病种进行多方查询了解后,他们发现虽然国内也可以治疗脑膜瘤,但是每个医院给出的结论都不一样,而且多数表示位置不好,很难完全切除,容易出现后遗症和复发。而德国在治疗脑膜瘤方面,能够达到近乎全切的顺利切除率。临床上,肿瘤切除率对于生存期的延长重要,如果达到一个的全切,完全治愈的机率也很大。
经过多次筛选和考量,王女士找到INC国际神经外科专家巴特朗菲教授。巴教授作为国际颅底肿瘤手术教授,擅长脑干、丘脑、大脑镰旁等复杂位置脑瘤全切手术。在与巴教授远程咨询后,教授给出的治疗建议是:要想达到术后不复发、无手术并发症、长期生存等效果,前提还是要对肿瘤进行较大水平的全切。被肿瘤浸润的硬脑膜可以完全切除并用患者自体组织代替,而且可以保留中央前回,复发的可能性低于5%。
巴教授的部分远程咨询咨询意见
王女士得到咨询意见后,毅然选择远赴德国,在德国汉诺威INI国际神经学研究所接受巴教授的手术治疗。
术前影像资料:左侧大脑镰旁较大脑膜瘤,钙化和瘤周压迫、水肿效应明显。
手术过程:左侧额叶到额顶叶旁矢状面的成骨性环锯术和显微外科脑膜瘤切除术;自体骨膜移植的硬脑膜成形术。
术后影像资料:肿瘤肉眼下全切,可见局部组织缺陷,水肿效应存在,被压迫正常脑组织缓慢复位。
2018年10月1日,王女士的手术情况成功,肿瘤全切、矢状窦成功重建、运动功能区无损伤,预后无并发症、没有复发。术后二天下午,王女士就能在德国INI医院护理人员的搀扶下进行走路康复训练。术后没有打抗生素,而且术后几天就可以独自走路,无需陪同。术后一周多已经恢复得和正常人一样,精神状态很好,可以在医院内自由散步。王女士于国内时间10月14日回到中国,精神矍铄,心情愉悦。术后恢复如常人,至今未复发,她终于如愿开启新的生活计划。
- 所属栏目:脑膜瘤
- 如想转载“大脑镰旁脑膜瘤怎么治疗?大脑镰旁脑膜路治疗成功案例交流”请务必注明来源和链接。
- 网址:https://www.incsg.com/naomoliu/1823.html
- 更新时间:2022-07-19 13:3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