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中国患者亲历证明:脑干胶质瘤到底能不能手术,德国是如何治疗的?
胶质瘤是脑肿瘤中常见的一种侵袭性强的恶性肿瘤,其中,生长在桥脑、中脑和延髓的胶质瘤统称为“脑干胶质瘤”。 由下图可见,由于位置深,距离头皮远,手术入路需要穿过大量正常脑组织、血管、功能区,其具有难以手术、手术风险高,手术后复发率高、致残率高、致死率高等特点,是胶质瘤中位置较复杂、较难治愈、预后较差的一种。
脑胶质瘤如何治疗?有什么国际公认的标准治疗规范?下面让我们分别看看美国、欧洲、中国较的中枢神经系统胶质瘤治疗规范是怎么写的:
美国2018版NCCN中枢神经系统癌症治疗指南节选
欧洲《EANO诊断和治疗间变型胶质瘤和胶质母细胞瘤指南》节选
点击下载《EANO诊断和治疗间变型胶质瘤和胶质母细胞瘤指南》全文
2018版指南四章(一)节2条:高级别胶质瘤:
强烈建议较大范围顺利切除。手术目的包括:缓解由颅压高和压迫引起的症状;降低类固醇药物使用,维持较好的生存状态;降低肿瘤细胞负荷,为辅助放/化疗创造条件;延长生存期;获得精确病理诊断。与单纯活检相比,尽可能切除肿瘤是影响高级别脑胶质瘤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
四章(一)节3条 低级别胶质瘤
对于弥漫性低级别脑胶质瘤,强烈建议较大范围顺利切除肿瘤。新型手术辅助技术可以合适提高患者影像学的肿瘤全切率,减低术后长期性神经功能障碍的发生率。
点击下载《中国中枢神经系统胶质瘤诊断与治疗指南(2018)》全文
由此可见,美国、欧洲、中国的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治疗规范中关于治疗方案的建议仍是以手术切除为主,结合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方法。手术目的是为解除脑干的压迫、恢复脑脊液循环的通畅及明确肿瘤性质,应在不增加神经功能损伤的情况下,尽可能显微镜下多切除肿瘤,术后辅以放射治疗。
鉴于脑干胶质瘤位置的不同性和浸润性的生长方式,在被称为“手术禁区”的脑干部位动刀,仍然是一项难度较大、技术含量高的手术,其主要难点在于需要正确判断和掌握手术切除的范围、深度,并能准确辨识且避开功能区,这对神经外科医生的手术技术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术中稍有不慎,患者将会面临偏袒、癫痫、失禁、失语等术后风险。
为避免手术风险,在国内乃至国际大多数神经外科医院,治疗脑干胶质瘤时要么不建议手术而采取放化疗等二线保守治疗方案,要么冒着风险勉强切除很小的部分,术后通过放化疗控制,但是其结果往往不尽如人意,控制效果并不好。
被称为“手术禁区”的颅底脑干区域,全国际都不建议手术吗?
虽然脑干及周边位置胶质瘤较难切除,但在神经外科领域内,仍有较个别神经外科学会教授凭借高的手术切除率、良好预后、更长的术后生存率始终处于国际前沿水平,德国的巴特朗菲教授就是其中的代表,其所在医院德国汉诺威国际神经科学研究所(INI)也因此而闻名于世。这里有三名国内求治无果、前往德国INI进行手术治疗的这中国患者案例具有代表性,现在与大家一同欣赏下 。
案例1:58岁,刘女士,弥漫性脑干胶质瘤
国内治疗结果:一开始手术后右侧脑桥部位残余3.5x3.3x2.9cm占位,正常脑干被挤压变薄向左侧移位。同步放化疗效果不明显,症状进一步加重,出现吞咽功能障碍。
德国INI治疗结果:手术切除了95%以上的大部分肿瘤占位,为保护大脑正常功能,与脑干关系密切的残余部分采取保留。术后当天患者苏醒,神清。术后一周被要求进行下床康复训练,并进行吞咽功能康复训练。术后20天,患者神清,恢复良好,能自主进流食。
德国手术前后影像资料对比
右侧脑桥部位残余3.5x3.3x2.9cm占位,正常脑干被挤压变薄向左侧移位。
巴特朗斐教授为其切除大部分肿瘤占位,切除率95%以上。为保护大脑正常功能,与脑干关系密切的残余部分采取保留。
案例2:7岁,轩轩,脑干间变型室管膜瘤。
国内治疗情况:开颅肿瘤切除术,术后症状无好转,行质子刀放射治疗后病情持续恶化。急需二次手术,但国内因手术复杂、风险大还是建议保守治疗。
德国INI治疗结果:肿瘤全切术后,受压延髓逐渐复原。术后一天患者清醒,咽反射差,肢体功能正常。术后17天,肺炎治愈,出院。
德国手术前后影像资料对比
案例3:小听(化名),20岁,脑干胶质瘤
国内治疗情况:建议保守治疗
美国治疗情况:行脑室外引流术,考虑无法切除肿瘤,建议患者放弃治疗。患者迅速进入昏迷状态,持续住重症ICU病房
德国INI治疗结果:肿瘤占位全切术后一天患者清醒,可正常对答。术后ICU观察二天,术后一周可家属两人掺扶下床进行康复锻炼。术后一个月,自行步行出院,左侧肢体肌力5-级,但已可持筷夹取食物。未再有癫痫发作。
德国手术前后影像资料对比
高切除率对预后到底有何意义?
一般来说,恶性肿瘤的手术切除对患者生存期的延长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对于脑干胶质瘤患者更是如此。临床多项研究表明:只要确定顺利前提下的高切除率,预后(无进展生存期、总生存期、生活质量等)都会高。在以上三个德国手术治疗案例中,一个切除率在95%以上,两个达到全切,这都为患者后续治疗和整体效果奠定了较好基础。如果后续能够按照国际治疗规范选择较适合的治疗技术,例如传统放疗或者质子放疗,以及化疗、靶向药、临床试验,并且确定高标准的治疗质量,那总生存期(OS)和生存质量(QOL)将远远大于平均值。
2014由UCSF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医学院神经外科主任Mitchel S Berger教授发表于国际神经外科学刊《神经肿瘤》(《NEURO-ONCOLOGY》)一篇名为《低级别和高级别胶质瘤手术切除率的作用》的论文,总结了自1990年以来21项关于低级别胶质瘤总生存期与切除率关系的研究,以及31项高级别胶质瘤总生存期与切除率关系的研究,得出结论:
(1)当切除率超过90%时,低级别胶质瘤5年和10年的生存率为97%和91%。
(2)低级别和高级别的胶质瘤患者生存期被较大切除合适延长。
注:Mitchel S. Berger教授是INC国际神经外科医生集团的专家成员。
查看论文原文请点击这里
事实上,上述三个案例,以及更多的脑干、丘脑、胼胝体、中脑、基底节、垂体等高难度手术的案例,均由国际神经外科联合会教育委员(WFNS)会主席、INC国际神经外科医生集团旗下组织国际神经外科顾问团(WANG)成员之一、国际公认的颅底脑干肿瘤手术 - 德国神经外科教科书级人物巴特朗菲(Helmut Bertalanffy)教授凭着其娴熟的技术手法和丰富的颅底脑干肿瘤切除经验亲自操刀完成,类似这样的预后良好、获得更高生命质量的脑干胶质瘤手术案例不计其数。作为德国汉诺威国际神经科学研究所(INI)的血管神经外科主任,巴特朗菲教授较为擅长在颅底和脑内深层病变区域实施显微外科手术,而不损伤周围健康的脑组织,已为无数的脑干、丘脑、脊髓内和其它复杂位置的胶质瘤、血管瘤患者成功地施行90%甚至以上切除率的肿瘤切除术、动脉瘤夹闭术、血管畸形手术。
» 国际神经外科联合会(WFNS)教育委员会现任主席
» 国际神经外科联合会(WFNS)提名委员会前任主席
» 欧洲神经外科杂志《Neurosurgical Review》主编(2004-2016年)
» 国际神经外科学院创始会员
» 美国神经外科学院通讯会员
» 美国神经外科医师协会(AANS)国际咨询委员会成员
在经济国际化发展的今天,海外医疗资源的获取也越来越便利。对于一些罹患颅底、脑干等复杂位置胶质瘤、国内宣布无法治疗的患者来说,是不是就没有办法了呢?不是的!海外就医能使他们享受到国际咨询水平和技术,这无疑为他们带来了新的生命希望。INC就是一个为这类患者提供国际治疗协调的机构,以上三例患者也都是通过INC接受的国际治疗。
巴特朗菲教授是INC国际神经外科医生集团旗下组织国际神经外科顾问团(WANG)成员。除了巴特朗菲教授,INC还汇聚了包括美国神经外科学院前院长William T. Couldwell教授、美国神经外科学会前主席Michael T. Lawton教授、日本神经外科学会前主席Kawase教授、国际立体定向与功能神经外科学会主席Joachim K. Krauss教授、国际神经外科学院前院长加拿大James T. Rutka教授、国际儿童神经外科学会前主席意大利Concezio Di Rocco教授、日本“神之手”福岛孝德教授等在内的众多高水准、享誉盛名的神经外科专家,旨在针对高要求人群及特别疑难手术病例,提供国际治疗咨询与协调服务。
如果面临国内无法手术,或者手术风险大的情况,可以考虑通过INC国际神经外科医生集团与国际神经外科教授取得联系。各位教授的擅长治疗位置和病情,以及所在医院的开展的新疗法各有千秋,具体病情需要找哪位教授或者多位教授联合咨询,可以与INC国际神经外科医生集团联络后,再根据具体病情建议高水平的咨询计划和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