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外科内镜是什么?神经外科“筷子技术”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3-08-30 18:51:31 | 阅读:次| 关键词:神经外科内镜是什么?
- [案例]INC国际Rutka教授团队发表成果助力儿童胶质瘤免疫治疗
- [案例]得了这种胶质瘤,竟有望通过全切手术治愈!
- [案例]脑内血流搭上“直通车”该怎么办?Lawton教授7步拿下胼胝
- [案例]6岁男孩脑干胶质瘤 “巴爷爷”成功手术后都可以包水饺啦
- [案例]对抗婴儿痉挛引发的癫痫治疗案例
- [案例]【治疗指南】INC国际福洛里希、Schroeder教授参与欧洲前床
神经内镜是现代科学技术为神经外科医生带来的一双“慧眼”,内镜手术创伤小。通过这双“慧眼”能使视野更加清晰,显露出的范围更广,并且近距离观察病变。手术医生可以在显示屏上实时跟踪手术进程,使操作精确、细致,大大减轻手术损伤,减少了并发症,提高了手术疗效。
神经内镜应用于临床虽已有近80年的历史,但普及还是在20世纪90年代,显然与光纤系统、电子技术和复杂机械加工的发展相关。目前神经内镜手术的范围已从脑室扩展至脑实质,从颅内扩展至脊髓和周围神经,从处理囊性病变到实质性病变。既可直接应用内镜施行手术,也可在内镜辅助下实施立体定向和导航手术,或显微神经外科手术。
神经内镜通常分为硬质内镜和软质内镜两种。硬质内镜一般由照明系统、用于观察的光线系统、冲洗系统、手术器械通道和电视摄像监视系统组成。外径4.5mm或6mm,长度130-300mm,视角有0°、30°、60°、70°和120°等多种。
软质内镜又称纤维内镜,外径0.75~4mm,长可达1m,视角可达160°,亦有视道、照明道但工作道、冲洗道和吸引道合而为一。硬质内镜的优点是光照良好;软质内镜则较灵便,可抵达硬质内镜难以达到的部位,故又称可操纵内镜。
在国际神经外科发展中,INC国际神经外科顾问团成员、国际神经外科联合会(WFNS)颅底手术委员会主席、法国巴黎Lariboisiere大学医院神经外科教授兼主席Sebastien Froelich教授可谓将神经内镜的应用发展到了好。
早在2010年,Sebastien Froelich教授团队就曾使用神经内镜经单鼻孔入路成功夹闭颅内前交通动脉瘤,这种方法由Froelich教授创始目前已广泛应用。
而后,Sebastien Froelich教授结合多年的手术经验又了具有革命性的神经内镜“筷子”手法,使得手术操作由两人变为一人,解决了手术过程中存在的配合问题,也很大水平上提高了手术效果和准确度。这在神经外科内镜经鼻手术领域做出了较大的贡献,国际各地医生纷纷效仿和学习。采用其发明的“筷子手法”,可以轻松流畅地进行神经内镜经蝶微创手术,对于颅底斜坡脊索瘤、垂体瘤、脑膜瘤等较为适用,而且手术节奏感强,术野干净清晰,手术顺利。
由Sebastien Froelich教授的这种神经内镜“筷子手法”,为国际神经内镜发展和颅底显微手术技术进步贡献卓著,年纪轻轻就成了国际神外领域手术病例和成功率处于国际高水平的专家,被同行誉为“教授”,在颅底脊索瘤、垂体瘤、脑膜瘤等尤为精通。

- 所属栏目:脑瘤
- 如想转载“神经外科内镜是什么?神经外科“筷子技术”是什么?”请务必注明来源和链接。
- 网址:https://www.incsg.com/naoliu/3414.html
- 更新时间:2023-08-30 18:41:51
- 上一篇:脑瘤患者如何缓解术前焦虑?10个问题答疑
- 下一篇:良性脑瘤有救吗?如何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