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C国际神经外科医生集团

INC国际神经外科医生集团咨询电话:4000290925
INC
当前位置:INC > 胶质瘤胶质母细胞瘤目前的治疗模式和新的治疗策略

胶质母细胞瘤目前的治疗模式和新的治疗策略

胶质瘤是较常见的原发性脑瘤,胶质母细胞瘤(GBM)是较恶性的胶质瘤(Kleihues and Cavanee 2000)。在分子生物学和大规模基因组学研究出现之前,对原发性脑瘤的研究主要包括两个时期:古典时期(*1860-1920)和组织学时期(*1920-1940)(Scherer 194
本文有2114个文字,大小约为9KB,预计阅读时间6分钟

  胶质瘤是常见的原发性脑瘤,胶质母细胞瘤(GBM)是较恶性的胶质瘤(Kleihues and Cavanee 2000)。在分子生物学和大规模基因组学研究出现之前,对原发性脑瘤的研究主要包括两个时期:古典时期(*1860-1920)和“组织学时期”(*1920-1940)(Scherer 1940)。胶质瘤较初被英国医学界称为“髓样肉瘤”,被德国医学界称为“髓样真菌病”,对胶质瘤的研究在很大水平上被称为“宏观时代”(Scherer 1940)。1863年,Rudolf Virchow博士一次通过宏观和微观技术将GBM确定为一种起源于胶质细胞的肿瘤,较终形成了现代的脑肿瘤分类(Globus and Strauss 1925;菲尔绍1863)。除了创造了“胶质瘤”这个术语外,他还提出了胶质瘤研究的“经典时期”,这一时期将宏观观察与微观观察相结合。20世纪20年代,神经外科医生沃尔特·丹迪(Walter Dandy)采取了激进的措施,切除了两名患有GBM的昏迷病人的整个大脑半球。尽管进行了这种干预,这些患者较终还是死于该病,这一次证明了GBM是如何具有侵袭性的(Dandy 1928)。GBM较初被称为多形性海绵母细胞瘤,但在1926年,神经外科医生/神经病理学家珀西瓦尔·贝利博士和神经外科医生哈维·库欣博士将该肿瘤更名为GBM(1926年贝利和库欣)。贝利和库欣在领导胶质瘤研究的“组织学时代”中发挥了重要作用。Bailey和Cushing注意到,与其他患者相比,许多未完全切除脑胶质瘤的患者存活时间长于预期(Bailey和Cushing 1926年)。这一事实与他们的观察相结合,并不是全部的胶质瘤都有相似的显微特征,这使得他们对400多个已证实的胶质瘤的结构和临床病史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他们的工作中,他们能够对13种以上的胶质瘤类型进行分类,并观察与不同胶质瘤相关的不同程度的预后(1926年Bailey和Cushing)。贝利和库欣的细致描述为神经肿瘤学和神经外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目前的治疗模式

  新诊断的恶性胶质瘤的标准治疗包括较大限度的手术切除、放疗和化疗,但这对提高预期寿命几乎没有帮助。大多数GBMs的手术不可评估性是由这些肿瘤的侵袭性、弥漫性和边界不明确所强调的。手术后,接受调强或影像引导的放射治疗,可提高中位生存期3至12个月。然而,肿瘤复发是由于侵入性肿瘤细胞逃脱了手术切除和致命的辐射照射,90%的肿瘤不可避免地在手术部位复发(Berens和Giese 1999)。虽然预后仍然很差,但较近护理治疗策略标准的改变提高了GBMs患者的中位生存期。Stupp及其同事开展的一项临床研究发现,与单纯接受放疗的患者相比,放疗和烷基化替莫唑胺(TMZ)联合辅助治疗TMZ可使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从12.1个月增加到14.6个月(Stupp et al.2005)。2年生存率从单纯放疗组的10.4%提高到同期放疗组的26.5%。此外,还确定了一组对TMZ同步治疗反应更好的患者;患者沉默的DNA修复酶O6-methylguanine DNA甲基转移酶(管理)启动子甲基化和接受并发处理如上所述,有21.7个月与12.7个月的中位总存活数在患者接受类似治疗但是没有管理启动子甲基化(Hegi et al.2005年)。MGMT启动子甲基化并同时接受治疗的患者两年存活率为46%,而同时接受治疗但MGMT启动子甲基化缺失的患者两年存活率为13.8%。然而,仍有相当比例的患者不受益于TMZ,且MGMT启动子甲基化不能评估反应。新的证据表明,错配修复通路和基底切除修复通路也促进了TMZ的耐药。特别是,较近的一项研究发现,DNA碱基切除修复酶,烷基嘌呤DNA糖化酶(APNG),介导了TMZ的体内外抗性。APNG可直接修复N7鸟嘌呤和N3腺嘌呤的烷基化碱基,后者具有较强的细胞毒性(Elder et al.1998;史密斯和恩格尔沃德2000)。有趣的是,与APNG阴性的病人相比,APNG水平升高的患者总体生存期也较差(Agnihotri et al.2011,2012)。

  新颖的和研究中的疗法

  诊断为GBMs的患者预后差的原因是这些肿瘤的高度浸润性,以及组织学上相似的GBMs的异质分子结构。许多研究治疗的目标是(1)针对发病机制中涉及的细胞通路或特定分子,(2)识别评估反应的肿瘤分子特征,以便选择较有可能受益的患者进行特定治疗。目前实验治疗的种类和数量太多,在此无法描述,但只要说控制肿瘤功能、存活、增殖、凋亡、侵袭和血管生成的全部特征都在研究中就足够了。目前提高靶向分子治疗合适性的实验策略包括使用单一药物靶向多个激酶(如ZD6474)、联合控制EGFR和mTOR等互补靶点的药物和靶向药物联合放疗和化疗(Furnari等,2007)。

  胶质母细胞瘤未来的方向

  过去十年的研究对于增进我们对GBM的理解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然而,仍有几个悬而未决的问题。首先,在GBM中,肿瘤异质性的特征仍然很不明显。GBM具有分子和病理的异质性,今后的研究需要阐明微环境的作用及其对肿瘤区域的影响。二,根据较近的证据,GBM中不存在单细胞起源的现象越来越明显。GBM可由干细胞、祖细胞或通过去分化产生,这可能已经由观察到的GBM由不同的分子亚型组成反映出来。较后,由于GBM是一种高侵袭性、高耐药的肿瘤,克服治疗耐药重要。GBM中基因组学、表观遗传学和蛋白质组学的快速发现将有助于将这些分子和组织学数据整合到临床实践中,从而好咨询断、预后、对治疗的反应,并较终提供更、更有针对性的治疗。

  国际儿童神外专家Rutka教授交流分子靶向治疗前沿

  INC国际神经外科医生集团旗下国际神经外科顾问团(WANG)成员James T.Rutka教授是加拿大神经外科医生,曾荣获2016年“加拿大更佳医生”称号。Rutka教授在儿科外科手术、脑瘤分子生物学、癫痫手术和外科手术教育杂志上发表了逾500篇文章。他还与神经外科专家合著以及修订教材级别书籍,对神经外科领域的发展做出的贡献,且在2013年担任国际神经外科杂志《Journal of Neurosurgery》主编,其对神经外科医生的研究具有指导性作用。Rutka教授在该杂志上公布的胶质瘤前沿疗法靶向治疗引发了各方关注。

  聚焦超声(FUS)BBB损害是一种通过局部、可逆和顺利的BBB损害增强治疗药物进入大脑的新策略。与其他常规BBB干扰方案相比,FUS干扰BBB的一个独特优点是选择性和区域性的通透性增加,从而增强了脑内的局部传递.这项技术需要经颅传送低频超声波,较终导致血脑屏障(Bbb)破裂。通常情况下,压力幅值小于1 mpa的10 ms的超声波曝光通常在频率为1hz的情况下重复20-30 s。通过使用低频率,长期性组织损伤的机会被较小化。这项技术可与磁共振成像结合使用,既可用于靶向目的,也可用于记录局灶性血脑屏障破裂,其表现为区域对比渗出。静脉注射脂质包封的全氟化碳微气泡(直径~1-5μm)的加入进一步降低了BBB中断的频率阈值,从而使用的频率更低、更顺利。十年前一次成功地证明了微泡辅助FUS损害Bbb的可行性。在没有微气泡的情况下,FUS Bbb损害效应并不明显,因为声功率要低两个数量级。当微气泡穿过毛细血管时,根据超声输入,它们会膨胀和崩塌。假设FUS会引起毛细壁的振荡和微气泡的浓缩,这反过来又会产生机械力,从而导致Bbb的开孔。此外,在没有血管损伤的情况下,微泡会发出与Bbb破裂高度相关的声音信号,这表明声学信号可以作为顺利的替代物。对Bbb的FUS损害的顺利性有很好的记录,其整体影响是短暂的和可逆的,没有明显的神经元损伤。

胶质母细胞瘤

  图:BBB破裂后增强血脑屏障传递的原理图。FUS提供低频超声波,引起微泡的机械振荡,导致内皮细胞(EC)紧密连接中断,导致血脑屏障(BBB)对药物的通透性增强。

  James T.Rutka教授作为INC国际神经外科医生集团旗下组织国际神经外科顾问团(WANG)成员。作为一个由多位国际闻名的神经外科教授自发组织成立的国际神经外科顾问团(WANG),其旗下成员均由国际神经外科联合会(WFNS)及各国神经外科协会的教授组成。他们分别代表美国、欧洲、日本乃至全国际高的神经外科水平,分别任职各自领域的国际相关协会主席。INC一直致力于中外神经外科技术的交流、合作、促进和提高,同时针对中国有需要的脑胶质瘤、脊髓肿瘤、脑血管畸形病变、动脉瘤等神经外科特别疑难手术病例,提供国际治疗咨询与协调服务。

  资料来源:Received:30 May 2012/Accepted:22 November 2012 L.Hirszfeld Institute of Immunology and Experimental Therapy,Wroclaw,Poland 2012

  • 所属栏目:胶质瘤
  • 如想转载“胶质母细胞瘤目前的治疗模式和新的治疗策略”请务必注明来源和链接。
  • 网址:https://www.incsg.com/jiaozhiliu/216.html
  • 更新时间:2020-04-24 22:52:18

胶质瘤相关文章

北京天坛医院手术纪实——母子连心战胜脑干胶质瘤,全家
2024年4月8日,一台由INC国际神经外科医生集团旗下国际神经外科顾问团成员巴特朗菲教授主刀...
更新时间:2024-11-18 14:57:15
攻克脑干禁区——巴教授与北京天坛医院的故事还在继续…
2024年11月3日-从北京连通世界、共造生命希望 时下,在中国来看病就诊正成为越来越多海内外...
更新时间:2024-11-18 14:54:28
胶质瘤让我的世界从此“癫倒”,拯救我的那束光竟然是激
在中国,癫痫群体超900万,其中有2/3为青少年。从第一次发病开始,他们的一生都将生活在颤...
更新时间:2024-11-14 17:28:42
成人型弥漫性胶质瘤能活多久?治和不治都一样吗?
成人型弥漫性胶质瘤能活多久?治和不治都一样吗?成人型弥漫性胶质瘤是一种起源于脑内神经胶...
更新时间:2024-11-07 14:42:57
成人型弥漫性胶质瘤能治愈吗?有哪些新的治疗办法?
成人型弥漫性胶质瘤能治愈吗?有哪些新的治疗办法?尽管成人型弥漫性胶质瘤至今仍被视为不可...
更新时间:2024-11-07 14:35:38
丘脑胶质瘤会出现钙化灶吗?都能清除吗?
丘脑胶质瘤会出现钙化灶吗?都能清除吗?丘脑位于大脑深部,是感觉传导的重要中继站和整合中...
更新时间:2024-11-01 15:51:44
脑桥胶质瘤做微创手术比开颅手术切得更干净吗?
脑桥胶质瘤做微创手术比开颅手术切得更干净吗?脑桥胶质瘤是一种较为复杂且具有挑战性的颅...
更新时间:2024-11-01 15:30:01
只从MRI影像能看出儿童脑干胶质瘤是几级吗?
只从MRI影像能看出儿童脑干胶质瘤是几级吗?儿童脑干胶质瘤是一种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其准...
更新时间:2024-10-21 15:16:49
5岁男孩脑干胶质瘤走路不稳还能撑多久?
5岁男孩脑干胶质瘤走路不稳还能撑多久?对于一个 5 岁的男孩出现脑干胶质瘤且走路不稳的情况...
更新时间:2024-10-21 15:06:17
儿童脑干胶质瘤手术管用几年?多久复发?
儿童脑干胶质瘤手术管用几年?多久复发?儿童脑干胶质瘤因其位置关键、性质复杂,被认为是神...
更新时间:2024-10-15 14:03:57
星形细胞瘤分为几级?
星形细胞瘤的分级经历了多年的演变,并且在不同时期的分级系统纷繁复杂。近年来,分子遗传学...
更新时间:2023-02-21 17:24:22
脑干胶质瘤还用不用手术?要做几次手术?
脑干胶质瘤还用不用手术?要做几次手术?脑干胶质瘤是否需要进行手术,以及需要进行几次手术...
更新时间:2024-07-24 16:44:23
成人丘脑胶质瘤预后怎么样?丘脑胶质瘤如何提高生存期?
丘脑胶质瘤预后怎么样? 成人丘脑胶质瘤,相比幕上胶质瘤,由于高的中线部位解剖位置,弥...
更新时间:2022-05-06 14:13:58
为何那么多脑干延髓肿瘤都要寻求INC巴教授咨询?巴教授如何评估手术时机、切
据报道,INC德国巴特朗菲教授即将结束隔离,根据行程,巴特朗菲教授将与国内专家团队在长...
更新时间:2022-11-14 09:32:00
额叶胶质瘤之额叶切除术操作技巧
用湿棉片保护好被离断的脑组织切面的后壁,并用较宽的脑压板牵在切面的前壁上,以便对将要切...
更新时间:2021-03-18 09:51:54
胶质母细胞瘤四级怎么检查出来?6个MR诊断要点
胶质母细胞瘤四级怎么检查出来?胶质母细胞瘤又称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按Kernohan分类属星形...
更新时间:2021-11-26 14:26:57
脑胶质瘤晚期症状表现?这种症状少见但危险
高级别胶质瘤几乎占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三分之一,多发生于成年人之中,有资料显示...
更新时间:2021-04-28 09:12:33
高级别胶质瘤术后需要放化疗吗?
高级别神经胶质瘤是在您孩子的大脑或脊髓中形成的恶性(癌性)肿瘤。它们生长迅速,并迅速扩...
更新时间:2022-10-26 15:59:24
脑瘤的早期症状鉴别
脑瘤的早期症状鉴别,因为肿瘤位于他们大脑中负责平衡身体两侧的部分,这扰乱了他们的平...
更新时间:2020-11-26 15:42:49
脊髓胶质瘤4级带瘤生存?
脊髓胶质瘤4级带瘤生存?脊髓胶质瘤4级,即脊髓胶质母细胞瘤,是一种恶性程度较高的肿瘤。...
更新时间:2024-02-28 14:30:37
脑肿瘤分类
胶质瘤 脑垂体瘤 脑膜瘤 脑血管瘤 听神经瘤 颅咽管瘤 脑积水 松果体肿瘤 三叉神经鞘瘤 室管膜瘤 脑瘤 癫痫 脊索瘤 脊髓肿瘤 烟雾病 脉络丛肿瘤
大家都在看

得了可怕的胶质瘤能活多久?

更新时间:2020-02-21 16:51:01

胶质瘤MGMT启动子甲基化及其临床意义!

更新时间:2021-12-10 14:27:00

脑垂体瘤症状早期症状

更新时间:2020-08-12 14:21:06

胶质瘤IDH1基因突变意味着什么?

更新时间:2021-11-19 11:27:07

【神经胶质瘤】什么是神经胶质瘤?

更新时间:2020-05-07 16:10:53

BNCT治疗胶质瘤现状及挑战

更新时间:2020-08-10 13:57:34

相关文章
学术活动
2023年11月——国际颅底教授福洛里希教授中国示范手术咨询 10届教授课程-脑/脊柱手术研讨会重磅开幕,INC5位国际知名教 【专家共识】原发性脑干出血诊治中国神经外科专家共识 中德国际交流项目进行时|INC巴特朗菲教授今日正式开启儿童 INC旗下国际神经外科顾问团教授中国学术交流集锦 INC旗下国际神经外科顾问团国际教授学术沙龙图集 【INC国际教授专访】走近国际神外联合会(WFNS)终身成就奖 NF1神经纤维瘤病是什么病?NF1视神经胶质瘤怎么治疗? INC巴特朗菲教授9月份来中国吗? 小会场面对面,名额有限——二届国际神外杂志主编团中国
重要信息
咨询国外治疗
费用偿付
语言服务
专业护理与服务
服务
国际治疗协调
国际远程咨询
国际视频咨询
面对面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