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齿不清?四肢无力?来看看功能区海绵状血管瘤的真相!
发布时间:2025-03-06 15:08:02 | 阅读:次| 关键词:功能区海绵状血管瘤的真相
- [案例]儿童反复头痛、还可能智力下降!脑血管病-烟雾病的“无
- [案例]25岁瘫痪女孩手术全切脑干海绵状血管瘤案例
- [案例]功能性垂体瘤—泌乳素瘤可以不手术吗?INC国际大咖施罗
- [案例]13岁女孩如何“斗赢”5cm巨大髓母细胞瘤?Rutka教授术后
- [案例]良性脑瘤预后却“不良”?INC国际四大颅咽管瘤专家:如
- [案例]脑海绵状血管瘤急性出血期的抉择:「回家静养」还是「
大脑皮质各区域具有不同的功能特异性,如感觉、运动等功能。这些具有特定功能的区域被称为“中枢”,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大脑皮质功能定位。当病变累及到这些与感觉、运动、语言、视觉及其他高级认知功能相关的皮质或皮质下结构脑区时,我们称之为功能区海绵状血管瘤。
功能区海绵状血管瘤能安全手术吗?手术之后会有什么样的并发症呢?要恢复多长时间呢?
其实,早在1991年,巴教授就已发布过相关研究,《Microsurgery of Deep-Seated Cavernous Angiomas: Report of 26 Cases》,巴教授证明,脑海绵状血管瘤无论位于皮层或皮层下功能区,以及其他功能重要的区域,如基底节区和丘脑,或位于第三脑室、胼胝体和扣带回、脑室旁以及深部颞区等,在所有这些位置的病灶都可以安全地尽全切除,效果良好,发病率低。
但是由于功能区涉及重要的语言、运动等功能,手术难度较高,想要安全铲除这样一颗“不定时炸弹”,难度不容小觑。
恢复时间因个体差异及手术复杂程度而异:
短期恢复:初步恢复通常需要几周时间,这段期间可能需要严格的医疗观察和康复支持。
长期恢复:完全恢复,特别是神经功能的恢复,可能需要数月到一年不等。在这期间,患者可能需要进行物理治疗、言语治疗和其他相关的康复活动。
脑干海绵状血管瘤的成功切除案例
一年前,斌斌开始感到右手无力并且写字困难。尽管他以前身体健康,这种突如其来的变化让他意识到情况可能有些不对劲。在5月份接受MRI检查时,结果显示在左侧半卵圆中心区有一个大约8.0x11.0mm的类圆形异常信号灶。医生怀疑这是海绵状血管瘤。
海绵状血管瘤的说明:医生向斌斌及其家人解释,海绵状血管瘤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肿瘤,而是一种低血流的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畸形,可能出现在大脑或脊髓中。这类血管畸形的主要风险在于可能发生出血,从而导致各种症状。
2022年5月,检查MRI影像,血管畸形处于急性出血期
2022年5月的MRI诊断:影像显示,海绵状血管瘤处于急性出血期。斌斌的血管畸形位于半卵圆中心,这是大脑白质区的一个关键位置,胼胝体(相当于侧脑室体部)上部层面大脑白质,呈半卵圆形,包括胼胝体的辐射纤维和经内囊的投射纤维。因其位置靠近重要的脑功能区,一旦发生出血,可能对斌斌的运动、语言等功能造成严重影响。手术切除是避免进一步出血风险的唯一方法,但手术难度极大,需要精确地避免损害正常脑组织。
术中情况:巴教授为斌斌设计了详尽的手术方案。通过神经导航和术中超声技术,能够精确地定位并区分肿瘤与正常脑组织。术中神经导航作为开颅手术的“GPS系统”:同汽车导航一样,脑子里面的肿瘤,有时候定位也非常重要。手术的目标是100%切除肿瘤,并确保不造成新的运动等功能障碍。
2023年4月,检查MRI影像
几小时的持续奋战,在术中导航和神经电生理监测的双重护航下,巴教授顺利安全全切斌斌的半卵圆中心海绵状血管瘤。
术前术后对比
术后恢复:手术后当天,巴教授检查斌斌的吞咽和咳嗽功能,均表现正常。虽然右侧上肢稍有无力,但其他肢体活动正常。到了术后第四天,斌斌已经能够自如地下床走动,并自行前往卫生间。

- 所属栏目:颅内海绵状血管瘤
- 如想转载“口齿不清?四肢无力?来看看功能区海绵状血管瘤的真相!”请务必注明来源和链接。
- 网址:https://www.incsg.com/huanzhegushi/xueguanliu/5060.html
- 更新时间:2025-03-06 14:5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