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垂体瘤治疗大咖-INC施罗德教授“双镜联合”垂体瘤全切手术
发布时间:2024-12-04 11:15:28 | 阅读:次| 关键词:INC施罗德教授双镜联合垂体瘤全切手术
- [案例]脑干延髓-颈髓手术为什么风险大、难度高?INC巴特朗菲交
- [案例]职业女性高位脊髓室管膜瘤,手术瘫痪、致残风险大,如
- [案例]25岁女孩脑干海绵状血管瘤引发瘫痪,手术全切后重新站了
- [案例]中外专家超强组合“拆弹”,脑干肿瘤“瑟瑟发抖”
- [案例]8岁孩子脑干较大胶质瘤一次手术全切
- [案例]6岁儿童尿崩症和垂体柄增粗应该如何治疗?
垂体腺瘤(PA)是一种原发于垂体的非转移性肿瘤,根据其激素分泌的特性,可以分为功能性腺瘤和无功能性腺瘤。无功能性垂体腺瘤也被称作无激素分泌腺瘤,它们不向血液中释放任何激素。通常,这类腺瘤是因为对视神经或垂体腺造成的空间占位效应(压迫)而被发现的。在临床诊断的垂体腺瘤病例中,无功能性垂体腺瘤是第二高发的类型(占比14%至43%)。
症状表现
无功能性垂体腺瘤(PA)的症状主要是由其占位效应引起的,这种效应可能是因为对周围非垂体组织的局部压迫或对垂体本身的压迫,进而导致下丘脑和垂体功能受损。常见的表现包括由于视交叉受压导致的视野缺损,以及由硬脑膜刺激或张力增加引起的头痛。一些患者可能会经历垂体功能低下(激素缺乏),从而感到疲劳、虚弱、体能下降、睡眠需求增加和性欲降低。
诊断方法
对于因为出现肿块效应或是在常规检查中偶然被发现而疑似患有垂体腺瘤(PA)的患者,需先进行激素水平检测。这项检测的目的是为了识别和确认是否存在异常的激素分泌,从而辅助医生区分该垂体腺瘤的性质,即功能性或无功能性垂体腺瘤。
磁共振成像(MRI)可用于评估腺瘤的大小、形状和具体位置。在进行MRI检查时,通常会使用对比剂来增强图像的清晰度和对比度,因此,能够清晰地揭示出那些对对比剂有显著吸收的大体积肿瘤。在MRI的成像结果中,视交叉的位置变动是需要特别注意的。垂体腺瘤的扩张可能会对视交叉造成压迫,使其上升或发生位移。在特殊情况下,例如垂体卒中,即垂体腺瘤发生出血事件时,MRI能够检测到肿瘤内部的急性或亚急性出血信号。
对于患有大型垂体腺瘤的患者,进行垂体功能不足的全面评估十分重要。这种评估通常包括对几种关键激素水平的检测,如促性腺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该检测有助于术前识别患者是否出现垂体功能减退,以便制定适当的激素替代治疗计划,预防或治疗激素缺乏可能引起的症状,例如疲劳、体重波动和血压异常。此外,这些信息在术后护理中也具有必要性,由于手术操作可能对垂体剩余功能造成影响,术后的激素水平监测有助于及时调整激素替代治疗的剂量,以保障患者能够平稳康复。
治疗方案
INC国际神经外科医生集团旗下组织世界神经外科顾问团(WANG)成员、世界神经外科学会联合会(WFNS)内镜委员会前主席Henry W.S. Schroeder教授(施罗德教授)认为,在处理激素非活性肿瘤时,较优的治疗策略是完全切除肿瘤。这一过程通常通过经鼻内(通过鼻腔进入)和蝶窦入路来完成。鉴于肿瘤通常体积较大,利用神经内镜进行辅助手术非常有帮助,它能够清晰地观察到肿瘤腔的每个角落,从而可以提高手术的彻底性。下文将分享施罗德教授的一则垂体瘤手术案例。
患者案例
这位43岁的患者经历了逐渐恶化的视力问题,包括视野受限和视力清晰度的降低,并伴随着持续性的头痛。通过一系列影像学检查,特别是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揭示了一个大型、对比剂增强的垂体腺瘤。该肿瘤体积显著,已经侵犯到周围组织,并且对第三脑室造成了压迫。
后续的激素功能检测结果表明,该肿瘤并不释放任何激素,因此被划分为激素非活性型肿瘤。尽管如此,它的存在仍然对垂体的正常功能产生了影响,导致患者出现了垂体功能减退的症状。这主要体现在多种激素水平的降低,进而引发了一系列的生理功能紊乱和代谢功能失调。
磁共振成像检查揭示了一个体积较大、能够吸收对比剂的垂体肿瘤,该肿瘤明显扩展至垂体腺的骨质包围之外,并且侵犯了脑组织。
施罗德教授通过患者的右侧鼻腔完成了肿瘤的切除。在术中,他巧妙地结合了显微镜的精确视觉成像和神经内镜的深度探查功能。在双镜联合技术下,施罗德教授能够精确地识别肿瘤的位置及其与周围组织的界限,从而提升了手术的精准性。经过细致而周密的操作,肿瘤被成功地从其生长部位完全移除,手术区域无任何肿瘤残留。这种微创手术技术显著降低了患者的创伤,同时也促进了患者术后的康复。
术后进行的磁共振成像(MRI)随访检查表明肿瘤已被完全切除,同时显示剩余的垂体腺明显萎缩但仍保持完整。手术之后,患者未出现任何不适感,视力问题也得到了有效解决。然而,由于原先肿瘤的体积较大,仅留下少量的正常垂体组织,因此患者仍需持续接受垂体激素替代治疗。
术后六个月的MRI随访检查结果显示,肿瘤已被完全切除。图中可见保留的垂体柄(由长箭头指示)和残留的薄层正常垂体组织(由短箭头指示)。蝶窦区域已被脂肪组织填充,这样做是为了避免术后出现脑脊液漏。
神经内镜辅助显微镜手术是一种将传统显微镜手术与神经内镜技术相结合的手术方法。这种手术方法在神经外科领域具有以下优点:
1)提高手术视野:神经内镜可以提供比传统显微镜更广的视野,特别是在深部或狭窄的脑部结构中,可以观察到显微镜无法直接看到的部分,从而提高手术的精确性和安全性。
2)减少手术创伤:由于神经内镜可以提供更精确的定位和操作,医生可以更精细地处理病变组织,减少对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降低手术后的并发症风险。此外,也这有助于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患者的麻醉时间和手术风险。
3)提高手术安全性:神经内镜可以实时监测手术过程中的脑组织状态,有助于及时发现并处理术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4)促进术后恢复:由于手术创伤较小,患者的术后恢复速度通常较快,住院时间也相对较短,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国际垂体瘤大咖 施罗德教授
世界神经外科学会联合会(WFNS)内镜委员会前主席
欧洲神经内镜学会前主席
德国神经内镜和神经导航协会前主席
德国格赖夫斯瓦尔德大学(Greifswald University)神经外科教授兼主席
德国颅底外科学会科学委员会成员
Henry W. S. Schroeder教授(施罗德教授)是著名的医学专家,尤其在耳鼻喉科学、神经外科、肿瘤学以及垂体瘤的治疗领域具有卓越的贡献。虽然Schroeder教授的研究成果覆盖了多个领域,但他为人熟知的是在垂体瘤治疗,特别是海绵窦侵犯垂体瘤的手术治疗方面的研究和临床经验,学术贡献概括如下:
1)垂体瘤的诊断与治疗:施罗德教授在垂体瘤的诊断和治疗方面,特别是对于复杂病例的处理,提出了许多具有前瞻性和指导性的意见。教授在手术治疗垂体瘤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且在内镜技术和微创手术的应用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2)海绵窦侵犯垂体瘤的手术策略:施罗德教授强调,对于海绵窦区域的垂体瘤,手术切除时需要综合考虑肿瘤与周围结构(如视神经、颈内动脉等)的关系。他特别指出,微创手术技术和内镜手术能够在保持较低风险的前提下,较大限度地切除肿瘤。教授提出,使用神经监测技术和影像学引导是成功进行这些高难度手术的关键。
3)肿瘤切除的精确性与神经保护:他主张,在垂体瘤的手术中,必须保持对神经结构的高度敏感,尤其是在海绵窦区域,视神经和颈内动脉等关键血管和神经紧密相邻。因此,他提倡术前通过高级影像学检查(如MRI、CT扫描、血管造影等)对肿瘤的精确定位,并辅以术中神经监测,以避免对视神经、动脉等重要结构的损伤。
4)术后并发症和管理:在术后管理方面,施罗德教授指出,垂体瘤切除后常见的并发症包括脑脊液漏、内分泌功能障碍等,强调及时的激素替代治疗和长期随访的重要性。他特别强调,肿瘤残留或复发是常见问题,因此要加强术后的监测和定期检查。
5)对功能性垂体瘤的药物治疗:对于一些分泌激素的垂体瘤(如泌乳素瘤、生长激素瘤等),施罗德教授强调药物治疗的重要性,特别是使用多巴胺激动剂和生长激素拮抗剂等药物来控制激素水平,减少肿瘤的体积,延缓或避免手术。
施罗德的理论和临床实践强调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肿瘤的大小、位置、类型以及是否分泌激素等),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避免“一刀切”的治疗方法。他的研究为垂体瘤的治疗提供了更加精确的手术策略,并且通过结合现代技术(如内镜、微创手术和神经监测)提高了手术成功率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 所属栏目:垂体瘤
- 如想转载“国际垂体瘤治疗大咖-INC施罗德教授“双镜联合”垂体瘤全切手术”请务必注明来源和链接。
- 网址:https://www.incsg.com/huanzhegushi/chuitiliu/4672.html
- 更新时间:2024-12-04 11:07:11